
近日,安徽省某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被告人X某故意杀人一案作出一审判决,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其无期徒刑,剥夺政治权利终身。该案因犯罪手段残忍、后果严重,一度引发社会广泛关注。在辩护律师苏义飞、李井方的有力辩护下,法院采纳了被害人存在过错、被告人自首、认罪认罚、取得谅解等多重从轻情节,最终未判处死刑,实现了从“死刑风险”到“无期徒刑”的有效辩护。
案情回顾:家庭矛盾引发悲剧
X某与被害人H某系夫妻,二人因婚姻忠诚、家庭责任等问题长期积怨。2025年某月某日晚,H某欲外出打麻将被X某阻拦,双方发生争吵。次日凌晨,X某趁H某熟睡,使用铁锤击打其头部,并用菜刀切割颈部,致其死亡。随后,X某将尸体分装、搬运至河边焚烧,企图毁灭证据。某月某日,在亲属反复追问下,X某承认杀人事实,并于当日下午主动前往公安机关投案。
辩护难点:手段残忍、后果严重
本案中,X某的杀人手段极其残忍,且伴有分尸、焚尸等情节,社会影响恶劣。公诉机关指控其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,依法应予严惩。辩护律师苏义飞、李井方面临巨大挑战:如何在证据确凿、被告人认罪的情况下,为其争取从轻处罚?
辩护策略:多角度切入,突出从轻情节
辩护律师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辩护:
被害人存在严重过错
通过调取微信聊天记录、证人证言等证据,证实H某在婚姻存续期间多次与他人发生不正当关系,且长期不顾家庭,对X某缺乏关心,导致矛盾激化。法院认定其行为属于“刑法意义上的被害人过错”,对引发本案具有直接因果关系。
被告人构成自首X某在亲属陪同下主动投案,到案后如实供述犯罪事实,依法构成自首,可从轻或减轻处罚。
取得被害人近亲属谅解X某与H某的子女、兄弟等近亲属出具谅解书,表示对其行为予以谅解,请求法院从宽处理。
案件源于家庭矛盾
本案系因婚姻家庭纠纷引发,与社会上严重危害治安的恶性案件有所区别,被告人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相对较低。
认罪认罚态度诚恳X某当庭表示自愿认罪认罚,依法可从宽处理。
法院认定:采纳辩护意见,判处无期徒刑
某某法院经审理认为,X某的行为虽构成故意杀人罪,且手段恶劣,但综合考虑其自首、认罪认罚、取得谅解、被害人过错等情节,依法予以从轻处罚。最终判处其无期徒刑,剥夺政治权利终身。
律师感言:法律不外乎人情,辩护重在有据
辩护律师苏义飞表示:“本案的判决体现了刑法宽严相济的原则。尽管被告人罪行严重,但其自首、悔罪、被害人过错等法定和酌定从轻情节得到了充分考量。我们希望通过此案,引导公众理性看待家庭矛盾,避免以极端方式解决问题。”
李井方律师补充道:“刑事辩护不仅是法律技术的较量,更是对人性与社会的深刻理解。我们始终坚持以事实为依据,以法律为准绳,为当事人争取合法权益。”
结语
X某一案再次引发对家庭伦理、婚姻忠诚与法律边界的思考。法院在严惩犯罪的同时,也充分考量了案件的特殊性与被告人的悔罪表现,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。本案的判决,为类似家庭矛盾引发的刑事案件提供了重要的裁判参考。
